水下切割(混凝土建筑物)-钢围堰施工公司
(
采用干湿交替方式研究了粉煤灰混凝土的氯离子结合性能,得到了混凝土中自由氯离子含量和总氯离子含量的分布,探讨了粉煤灰对氯离子结合性能的影响,分析了氯离子结合性能随深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粉煤灰的掺入提高了混凝土中的结合氯离子含量,但粉煤灰混凝土的氯离子结合率和相对氯离子结合系数均低于未掺粉煤灰混凝土,且两者均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呈降低趋势;混凝土中结合氯离子含量随深度的增加呈先降低再升高的趋势;氯离子结合能力随深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并逐渐趋于平稳.
1)对地质水文条件适应能力强(施工较简单、地基荷载较小);
(2)可浅埋,与两岸道路衔接容易(无需长引道,线形较好);
(3)防水性能好(接头少漏水几率降低,水力压接滴水不漏);
(4)施工工期短(管段预制与基槽开挖平行,浮运沉放较快);
(5)造价低(水下挖土与管段制作成本较低,短于盾构隧道);
(6)施工条件好(水下作业极少);
(7)可做成大断面多车道结构(盾构隧道一般为两车道)。
水下切割(混凝土建筑物)-钢围堰施工公司
在用超声波检测混凝土裂缝深度的试验中,曾发现因换能器平置裂缝两侧的间距不同引起超声波首波相位变化的规律.基于超声波检测混凝土裂缝深度试验因裂缝中有水的特殊性,当2个换能器间距小于2.0倍裂缝深度时,并未观察到超声波首波相位反转现象,由此提出了超声波首波相位反转机理的新解析,即超声波首波相位反转是由于折射横波在裂缝附近先于折射纵波到达接收换能器所致.
(1)管段制作砼工艺要求严格,需保证干舷与抗浮系数;
(2)车道较多时,需增加沉管隧道高度。导致压载混凝土量、浚挖土方量与沉管隧道引道结构工程量增加。
干坞修筑与管段预制
干坞修筑
1、干坞位置选择
(1)邻近隧址,具备浮运条件,交通便利。
(2)有浮存系泊多节管段的水域;
(3)场地土具备一定的承载力,便于干坞围挡与防渗工程;
(4)征地拆迁费用较低,具有重复开发利用价值。
2、干坞规模2、干坞规模
(1)一次预制管段干坞(仅放水一次,不需闸门,坞首为土或钢板桩围堰。规模较大占地较多,适于工程量小土地价格较低、坞址地质较差的工程);
将温拌技术运用于OGFC(开级配排水式沥青磨耗层)混合料的施工作业中.测试了温拌OGFC混合料、热拌OGFC混合料的空隙率、肯塔堡飞散损失、马歇尔稳定度、流值等基本性能.结果表明:温拌OGFC混合料的拌和温度可以比热拌OGFC混合料下降25℃左右;温拌OGFC混合料基本性能与未加温拌剂的热拌OGFC混合料相差不大.添加温拌剂给OGFC混合料摊铺温度提供一个更宽的范围,从而可有效提高其施工质量.
(2)分批预制管段干坞(规模小、占地少、造价低、重复使用率高。闸门式坞门造价高、等待时间长不利先沉管段稳定、基槽回淤很难处理、重复灌排致边坡稳定性与坞底透水性差、临时工程费用增加)。
3、干坞构造
干坞由坞墙、坞底、坞首、坞门、排水系统与车道组成:
(1)坞墙:坡率1:2的自然土坡,可用喷射砼防渗墙或钢板桩;
(2)坞底:承载力应大于100kPa。浮起时富余深度1.0m;
(3)坞首及坞门:一次预制只设坞首,分批预制应设双排钢板桩坞首与坞门(闸门或浮动钢筋砼沉箱);
(4)排水系统:井点降水;坞底明沟、盲沟与集水井泵排;堤外截、排水沟;
(5)车道。
对煤矸石集料的基本物理性能和微观构造特征进行了的试验分析,并对煤矸石混凝土力学性能进行了初步测试.结果表明:煤矸石集料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石英,有发生碱骨料反应的潜在危险;在扫描电镜(SEM)微观形貌中发现煤矸石集料不如普通集料均匀、密实;煤矸石集料与普通集料的微观孔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在一定掺量范围内,煤矸石集料不会对煤矸石混凝土力学性能产生明显的不利影响.